再生塑料含量20%、25%,其中至少15%“车到车”|欧盟《车辆循环设计要求与报废车辆管理》提案的妥协修正案通过
该提案以生产者责任延伸(EPR)为工具手段,围绕再生材料这一关键领域,做出如下变动:
领域 | 重点内容 | |
再生塑料 | 阶段性使用目标 | ①法规生效后6年、10年后车辆中再生塑料含量分别需达到20%、25%; |
废弃塑料来源要求 | ①放开维修环节,维修环节拆卸的废弃塑料属于PCR废物流; ②强调PCR塑料使用,同时允许最多50%的PIR介入补充 | |
授权法案 | ①法规生效后15个月提出授权法案 | |
含量声明要求 | ①计算和核查授权法案通过12个月后,申报再生料占比; ②超过100g的塑料部件,应注明是PCR还是PIR。 | |
再生钢铝及其他金属材料 | 再生钢、铝 | ①法规生效12个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②法规生效24个月,提出授权法案,给出再生比例要求;强调低碳钢占比及核查方法。 |
其他金属材料 | ①法规生效24个月,开展可行性研究 ②法规生效36个月,通过授权法案,提出再生比例要求,给出含量验证与计算方法。 | |
生物基塑料 | 未提及 |
根据新规,针对塑料材料,新车型在法规生效6年后,每款车型使用的塑料中来自消费后塑料废料(PCR)的再生塑料占比需达到至少20%;若再生塑料供应充足且价格合理,10年内这一比例需提升至25%。阶段性目标比例需通过符合ISO 22095:2020标准的监管链进行溯源。
在此基础上,为平衡行业发展,汽车生产企业最多可使用50%的消费前废料(PIR)来达成阶段性使用目标。同时,其中至少15%的再生塑料需来自报废车辆。
同时,欧盟委员会将在法规生效后第15个月给出授权法案,确立用于计算和核查从消费前废料、消费后废料以及报废车辆中回收的塑料在相应车型制造中所占比例的方法,且该方法应考虑最佳可用回收技术(包括化学回收)。
在含量声明中,应声明塑料、钢、铝、镁等再生成分的使用情况。对于重量超过100克的塑料部件,需说明该材料是来自消费前废物还是消费后废物。
对于钢铁和铝及其合金,欧盟委员会将在可行性研究后制定再生材料使用目标。该研究需在法规生效后12个月内完成,重点考察消费后钢铁废料和再生铝的可获得性、当前汽车行业的使用比例、技术可行性、对欧盟战略自主性及气候目标的贡献等多方面因素,并据此在24个月内通过授权法案确定具体的最低使用比例及适用日期。轮胎中用作增强材料的钢材可被豁免。同时,若有需要,还应确立车辆车型中所使用和包含的低碳钢的占比计算和核查方法。
此外,欧盟还计划评估为镁及其合金,以及电子驱动电机永磁体中使用的钕、镝、镨、铽、钐或硼等材料设定再生材料最低使用比例的可行性,相关评估将基于材料的可获得性、现有使用情况、技术经济可行性等因素展开,并在36个月内形成结论,必要时将通过授权法案确定具体要求。
欧盟环境与内部市场委员会的联合报告员Jens Gieseke(欧洲议会议员,德国-环境与发展党)和Paulius Saudargas(欧洲议会议员,立陶宛-工业和贸易委员会)表示,这项由多数成员支持的议会妥协方案,将促进汽车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提升资源安全,保护环境,同时通过设定现实目标、减少繁文缛节和确保公平竞争,避免给行业带来过重负担,为9月的全体会议投票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体来看,在汽车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国内外政策不断变动调整的当下,欧盟此次对车用再生材料规定的修订,将为全球车用再生材料标准的统一提供了参考方向,或将推动国际间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合作与协调,最终助力全球汽车产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对欧盟本土企业而言,需尽快适应新规要求,提前布局再生材料供应链,以在合规前提下抢占市场先机;而对于计划进入欧盟市场的非欧盟企业,则需密切关注法规动态,将再生材料使用目标纳入产品研发与生产规划,避免因合规问题错失市场机会。
循环新材·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塑料回收大会暨展洽会
1场大会+6大论坛
2025.9.24-26 河南郑州天地丽笙酒店

▲ 扫描识别二维码,免费领取门票。
✅ 主论坛——高值引领·创新驱动·政策赋能
全球塑料公约进展与未来影响
国际塑料循环政策解读
中国“十五五”塑料循环相关规划关注重点
生态环境法典立法进展与未来影响
全球塑料循环趋势与中国实践
废塑料化学回收产业现状、趋势与挑战
废塑料化学原料的可持续供应
化学回收与物理回收的协同发展
废塑料化学回收产品市场应用
化学回收企业的模式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不同类型废塑料的化学回收技术应用实例
✅ 家电塑料循环论坛——重“塑”家电塑料产业新格局
电器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再生塑料应用
废弃家电塑料回收体系建设与优化
家电再生塑料回收技术与应用实例
产学研合作助力家电再生塑料产业发展
家电再生塑料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家电再生塑料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 塑料包装可持续论坛——设计·循环·责任
塑料包装的“双易设计”
再生塑料在包装领域的创新应用实践
中国食品接触包装使用再生塑料的政策进展与趋势
低值塑料软包装的回收利用探索与实践
✅ 汽车塑料循环论坛——政策·技术·供应链协同
汽车循环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全球汽车再生塑料循环产业现状与趋势
汽车循环产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再生塑料改性技术与性能提升
汽车再生塑料应用案例分享
✅ 再生塑料标准与认证论坛——绿色认证·循环未来
国际与中国再生塑料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趋势
中国再生材料溯源体系——标准、平台建设与认证
全球再生塑料认证法规(如:GRP、APR、SGS、GRS、OBP等)解读
再生塑料溯源、碳足迹核算、双易设计等认证关键技术
认证体系赋能品牌商绿色采购、消费者信任构建与产业链价值提升
国际领先企业通过认证实现再生塑料循环模式的创新成果
✅ 塑料循环装备技术论坛——创新·智能·高值化
AI、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智能、自动化“黑灯”工厂的建设
再生塑料高值化再生技术
再生塑料的质量稳定性控制